成分及含量: | ||
劑 型: | 水分散粒劑,可濕性粉劑 | |
登記作物: | ||
產品規(guī)格: | ||
吡蟲啉原藥
通用名稱吡蟲啉(imidacloprid)
化學名稱1-(6-氯吡啶-3-吡啶基甲基)-N-硝基亞咪唑烷-2-基胺
分 子 式C9H10ClN5O2
分 子 量255.7
防治對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、小麥、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蟲,如蚜蟲、葉蟬、薊馬、白粉虱及馬鈴薯甲蟲和麥稈蠅等。 劑型: 水分散粒劑,可濕性粉劑, 毒性 低毒。 作用特點:
吡蟲啉是硝基亞甲基類內吸殺蟲劑,是煙酸乙酰膽堿酯酶受體的作用體,干擾害蟲運動神經系統(tǒng)使化學信號傳遞失靈,無交互抗性問題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及其抗性品系。吡蟲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殺蟲劑,具有廣譜、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,害蟲不易產生抗性,對人、畜、植物和天敵安全等特點,并有觸殺、胃毒和內吸多重藥效。害蟲接觸藥劑后,中樞神經正常傳導受阻,使其麻痹死亡。速效性好,藥后1天即有較高的防效,殘留期長達25天左右。藥效和溫度呈正相關,溫度高,殺蟲效果好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。
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
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,如蚜蟲、飛虱、粉虱、葉蟬、薊馬;對鞘翅目、雙翅目和鱗翅目的某些害蟲,如稻象甲、稻負泥蟲、稻螟蟲、潛葉蛾等也有效。但對線蟲和紅蜘蛛無效?捎糜谒、小麥、玉米、棉花、馬鈴薯、蔬菜、甜菜、果樹等作物。由于它的優(yōu)良內吸性,特別適于用種子處理和撒顆粒劑方式施藥。一般畝用有效成分3~10克,兌水噴霧或拌種。安全間隔期20天。施藥時注意防護,防止接觸皮膚和吸入藥粉、藥液,用藥后要及時用清水洗潔暴露部位。不要與堿性農藥混用。不宜在強陽光下噴霧,以免降低藥效。
注意事項
1、 本品不可與酸性農藥或物質混用。
2、 使用過程中不可污染養(yǎng)蜂、養(yǎng)蠶場所及相關水源。
3、 適期用藥,收獲前一周禁止用藥。
4、 如不慎食用,立即催吐并及時送醫(yī)院治療
|